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红外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效应
魏琳琳博士
摘要
以聚合物为基体,无机纳米粒子为填料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纳米颗粒和聚合物之间的界面效应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这些性能增强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何理解界面效应以及界面微区的结构与性能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长期面临的基础性难题。
近期,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学校的科学家们将Bruker的光热诱导纳米红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直接探索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级界面区域。研究发现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存在强极性构型的“双界面层”结构,包括10纳米厚的内层和大于100纳米的外层界面。分子动力学及相场模拟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表面电势以及颗粒间距的协同作用是形成界面极性构型的关键作用机制。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阐明界面处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以获得最佳性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利用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极性“双界面层”行为,科学家们在具有超低无机填料含量的纳米复合材料中获得了显著增强的介电及压电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Unraveling bilayer interfacial features and their effects in polar polymer nanocomposit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实验内容
实验选择典型的铁电聚合物PVDF作为基体,填充TiO2纳米颗粒。其中PVDF膜层的厚度低于纳米颗粒的直径,使TiO2能够暴露在膜层表面(图1 a)。图1b,c 样品表面和横截面的SEM图像显示颗粒表面存在约10nm的包裹层。HADDF和碳成像图(图1d,f)进一步表明10nm的结合层富含碳元素,为有机碳链键合在纳米颗粒表面。采用布鲁克nanoIR3纳米红外系统进一步研究了界面区域的化学结构(图1 e f)。采用PVDF极性构象的波数(866cm-1)和非极性构象的吸收波数(766cm-1)进行红外成像,分别对应图1f中图和右图。红外成像图显示纳米颗粒周围存在100nm以上强极性构象区域。压电力显微镜(PFM)采集平行于膜平面和垂直于膜平面的L-PFM图像及面外V-PFM图像,结果显示颗粒的L-PFM呈现一半亮一半暗的结构,V-PFM呈现全亮的结构。表明纳米颗粒/聚合物的内层界面区域内偶极子的极化方向垂直于纳米颗粒表面。综合以上的观测结果,作者揭示了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存在强极性构型的“双界面层”结构, 由10nm的极性偶极子内层界面的和100nm强极性构象的外层界面组成。
作者采用nanoIR3纳米红外系统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颗粒的间距对界面效应的影响(图2)。距离较远的纳米颗粒会形成强极性构象结构界面(图2 b左图);距离相对较近的纳米颗粒,其界面区域相互重叠,将抑制极性构象的形成(图2 b中图);纳米颗粒相互连接时,界面区域也倾向于相互合并(图2 b右图)。FTIR检测不同TiO2纳米颗粒含量的宏观材料中极性构象的比例(840 cm?1/766 cm?1及 1279 cm?1/766 cm?1峰强比),TiO2纳米颗粒含量0.35%时极性构象最多,继续增加纳米颗粒含量,由于纳米颗粒间距变小,界面区域相互重叠使极性构象含量降低。分子动力学及相场模拟表明极性构象界面的形成取决于纳米颗粒表面电势以及颗粒间距的协同作用。
采用纳米叠层设计(Al2O3/PVDF/ Al2O3)表征单一界面层的贡献。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r与PVDF的膜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随着PVDF膜厚的减小而增加。由于界面极性层的影响,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比Al2O3(εr~9.8)和PVDF(εr~7.8)更高的εr。而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包含两层内层界面层结构,表现出86 J/cm3的超高介电能量密度,远高于文献报道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能量密度。同时具有76%的能量效率,与大多数介电聚合物或纳米复合材料相当。
采用纳米叠层设计(Al2O3/PVDF/ Al2O3)表征单一界面层的贡献。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r与PVDF的膜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随着PVDF膜厚的减小而增加。由于界面极性层的影响,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比Al2O3(εr~9.8)和PVDF(εr~7.8)更高的εr。而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包含两层内层界面层结构,表现出86 J/cm3的超高介电能量密度,远高于文献报道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能量密度。同时具有76%的能量效率,与大多数介电聚合物或纳米复合材料相当。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1479-0
扫码关注
部
服务热线
400-890-5666
BNS.China@bruker.com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红外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效应
- 近期,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学校的科学家们将Bruker的光热诱导纳米红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直接探索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级界面区域。
-
- siRNA体内递送的高强度极限大小脂质纳米颗粒的微流合成
- 脂质纳米颗粒是治疗癌症应用的小干扰RNA(siRNA)载体,这里显示了允许在纳升级进行毫秒混合的微流体混合技术,可重复生成极限大小为20 nm或更大LNP siRNA系统,并在多态性指数低至0.02的广泛条件下基本上完全包封了siRNA。
-
- 可调刚性PLGA壳-脂质核纳米颗粒在2D和3D肺癌细胞模型中增强肺siRNA递送
-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探讨设计非病毒siRNA载体以增强吸入肺肿瘤治疗的可行性。在这里,通过在载有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Lipoplexes)上涂覆PLGA,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了壳核基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颗粒(HNPs)。
-
- Nature Nanotechnology:一种用于高压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复合材料
- 最近,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种用于高压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的电解质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
-
- Andrew+移液机器人新技能 | 高通量制备用于递送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LNP)
- Andrew+移液机器人新技能 | 高通量制备用于递送mRNA的脂质纳米颗粒(LNP)
-
- 用户速递 | ONOO-触发近红外余辉纳米颗粒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实时监测及治疗研究
- 应用方向:缺血性脑卒中、近红外余辉图像、内源性ONOO-、聚集诱导近红外发光
-
- NxGen技术-快速实现纳米颗粒的放大生产
- 欢迎文末扫码下载相关资料
-
- 利用混沌微混合器理解微流控器件中脂质纳米颗粒的形成机制
- LNPs的大小是影响药物递送效率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鱼骨形混合器芯片,实现了10nm尺寸的LNPs最佳停留时间的调谐。对30、40和50nm尺寸的LNPs,在临界浓度下所需的停留时间分别为10、15-25和50 ms时间。
-
- 细胞与基因疗法新突破:脂质纳米颗粒助力高效无害的体外基因编辑
-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文末扫码下载Cytiva LNP解决方案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