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杨晓泉教授团队文献汇总

华南理工大学杨晓泉教授团队文献汇总

来源:佰奥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分类:维修保养 2024-02-21 17:15:07 166阅读次数


导  读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杨晓泉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植物蛋白及胶体科学的研究,在此领域主持国家“863”、科技支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290余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0-2022年“中国高倍引学者”,入选2022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产业化方面,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2019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全球范围内对植物蛋白性饮食的需求逐年上升。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通过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以降低各种饮食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CVD)和2型糖尿病(T2D))的风险和死亡率。大豆蛋白因其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动物。尽管大豆蛋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和T2D风险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健康益处,但关于大豆蛋白本身的健康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汇总了杨晓泉教授课题组在探究大豆蛋白质的健康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大豆蛋白中发挥健康效应的关键蛋白质组分

1

韩凯宁、杨晓泉*:大豆7S球蛋白肽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涉及脂多糖-肽的相互作用


2019年2月5日,华南理工大学:韩凯宁,罗丹阳,……,杨晓泉*(通讯)等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by Soybean 7S Globulin Peptide That Involved Lipopolysaccharide-Peptide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考虑到肠道菌群对宿主生理学的重要影响,该研究团队希望了解大豆7S球蛋白肽是否有助于塑造肠道菌群和蛋白质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探究了大豆7S球蛋白及其胃蛋白酶消化的片段(CR片段和ER肽)对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CFA)产生的影响。此外,源自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的LPS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线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LPS约占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表面的75%。这个表面涉及到激活宿主的炎症和刺激内部的免疫反应系统,可被视为一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有助于解释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统一机制。基于这一视角,该研究团队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和Langmuir单层膜制备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大豆7S球蛋白的ER肽与L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研究有望在分子水平上深化对大豆7S球蛋白代谢紊乱机制的理解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8b07109

2

韩凯宁、杨晓泉*:大豆7S蛋白的消化抗性及在增强胃黏液层屏障中的应用


2022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杨晓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发表题为“Digestion Resistance of Soybean 7S Protei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inforcing the Gastric Mucus Barrier”的研究性文章,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先前的研究发现大豆蛋白,特别是大豆7S蛋白,呈现较强的消化抗性。然而,消化抵抗的机制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还不明晰。本研究发现,提取制备的大豆7S蛋白既包含寡聚体蛋白,同时也包含淀粉样聚集蛋白。经胃蛋白酶消化的大豆7S蛋白只存在淀粉样聚集蛋白,其聚集状态导致大豆7S蛋白呈现较强的消化抗性。同时,动物实验也表明抗胃蛋白酶消化的大豆7S蛋白可以有效阻止阿司匹林诱导的胃黏膜损伤。研究同时采用了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Langmuir单层膜和多粒子示踪技术(MPT)研究抗消化的大豆7S蛋白与胃黏液层屏障的影响。发现抗消化的蛋白聚集体能有效渗透进去黏液层,通过与胃黏液层中黏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黏液层的粘度和紧致性,从而增强胃黏液层的屏障性质。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较高的非发酵大豆食品摄入与降低的胃癌风险之间的关联。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2c02603

(二)大豆蛋白如何通过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发挥健康效应

3

李堂昊、杨晓泉*:胆酸谱对大豆7S蛋白消化抗性和抗原性的影响


2023年1月1日,华南理工大学:李堂昊,韩凯宁,……,杨晓泉*(通讯)等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Bile Acid Profile Influences Digestion Resistance and Antigenicity of Soybean 7S Protein”的研究论文。


大豆7S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是最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在胃肠道(GI)消化过程中表现出抗性,并在人类和动物中引起过敏反应。先前的研究表明,7S蛋白含有先天性淀粉样蛋白聚集体,但这些特异性蛋白聚集体在肠道消化中的命运及其与过敏原性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改良的INFOGEST静态体外消化和IgE结合试验,阐明了大豆7S蛋白在胃肠道消化中存活的淀粉样聚集体可能是人体中大豆蛋白的主要IgE表位。评估了初级胆酸盐(BS)对大豆蛋白的消化抗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并通过改变胆盐组成和制备生理相关的胶体结构来研究蛋白质聚集体与胆酸的结合亲和力。结果表明,利用鹅去氧胆酸制备的胶体结构表现出高亲和力和展开蛋白质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的能力,促进蛋白质水解,从而减轻大豆蛋白的抗原性。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关于胆酸谱和胶体结构对膳食蛋白质消化率和抗原性的影响。这将有助于设计体外消化方案,并准确地模拟生理相关的消化条件。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2c07687

4

韩凯宁、杨晓泉*:大豆7S蛋白延展区通过调节胆汁酸稳态参与血清甘油三酯降低作用


2023年7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韩凯宁,冯广鑫,……,杨晓泉*(通讯)等在《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中科院二区)在线发表题为“Extension Region Domain of Soybean 7S Globulin Contributes to Serum Triglyceride-Lowering Effect via Modulation of Bile Acids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大豆7S蛋白具有显著的降甘油三酯(TG)和降胆固醇作用,然而其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大鼠模型比较研究了不同结构域(包括核心区(CR)和延展区(ER)结构域)对大豆7S球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7S球蛋白的降TG作用主要由ER结构域发挥,而与CR结构域无关。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口服ER肽明显影响血清胆汁酸(BA)的代谢谱,并显着增加粪便排泄的总BA。同时,ER肽的补充重塑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并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群依赖的BAs生物转化,这表明粪便样品中次级BAs浓度显著增加。这些结果强调了ER肽对调节BA稳态的作用,从而实现其对TG的降低作用。口服ER肽通过调节BAs代谢,有望成为干预血脂异常的候选药物。

https://doi.org/ 10.1002/mnfr.202200883

5

李堂昊、杨晓泉*:大豆蛋白肽的凝聚有助于胆酸的排出并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


2023年12月18日,华南理工大学:李堂昊,韩凯宁,……,杨晓泉*(通讯)等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Condensation of Soy Protein Peptides Contributes to Sequester Bile Acids and Mitigate LPS-Induced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众所周知,大豆蛋白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先前的研究表明,大豆7S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的延展区(extension region,ER)结构域是通过调节胆汁酸(bile acid,BA)稳态而降低血清TG的关键成分。在本研究中,作者研究了体外肠消化过程中ER肽对BA的螯合作用,并使用Caco-2/HT 29-MTX/RAW264.7三细胞共培养物作为肠细胞模型评估ER肽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大豆7S蛋白ER肽能够自发形成肽凝聚物,这可能与其富含谷氨酸(E)与天门冬氨酸(D)结构域有关。在体外肠消化过程中,肽凝聚物可以抵抗消化并隔绝含有胆酸盐的胶体结构。此外,BA增强粘液层内肽凝聚物的渗透,使ER肽能够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肠道炎症。这些结果为大豆蛋白调节BA稳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3c06480

杨晓泉

杨晓泉,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所长。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功能食品分会及大豆食品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报》编委,以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Agric. Food Chem.、 Food Hydrocolloids、JAOC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杨晓泉教授长期从事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此领域主持与参加“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特殊病理时期营养功能食品专用配料的研究”、“抗极端环境蛋白质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特殊人群食品(中老年、婴儿)品质改良专用蛋白配料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2011年及2015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排名第二)。发表SCI收录论文290余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0-2022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22年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在产业化方面,获得植物蛋白相关授权专利15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1年和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获得2019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

韩凯宁

韩凯宁,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山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蛋白的机体代谢调节相关研究,在功能性大豆蛋白的分离制备、大豆蛋白及多肽的机体代谢调节、大豆蛋白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相关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在食品科学与营养领域期刊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 Function,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等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五篇研究论文被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2023)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9,2022,2022,2023)选为封面论文。

李堂昊

李堂昊,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杨晓泉教授。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化学与营养,关注蛋白质结构与改性、消化过程中植物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黏液屏障与肠道免疫反应。目前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篇。曾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省级优秀应届毕业生、金龙鱼科技创新奖学金等荣誉。


本文转自科学私享


瑞典科技简介

        瑞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表界面分析、薄膜制备与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领域的先进科研仪器生产商,是该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应用领域涵盖表界面、材料科学、生物科学、药物开发与诊断等众多研究领域。我们为用户提供高科技、精准的科研设备,同时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和应用支持,知识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也是我们所做一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用户遍及全球权威科研单位和顶级实验室,是表界面科学领域的专家。通过为他们提供先进的表界面表征与分析仪器,我们与客户携手共进,旨在应对简化实验室日常工作的挑战。


24小时热线:4008336968。

产品目录:

QSense: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仪 

追踪分子运动,实时表/界面表征

KSV NIMA: 

LB(Langmuir-Blodgett)膜分析仪

气液/液液/气固界面有序单/多层结构组装表征

布鲁斯特角显微镜

无损实时监测空气/水界面处分子层的图像

界面剪切流变仪

高灵敏度测量液体界面处的流变性能

浸渍镀膜机

无振动,可程序控制的固体样品浸渍方案

Attension:   

表面张力/接触角测量仪

测接触角/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临界胶束浓度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