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享丨同轴TKD(SEM)VS PED(TEM)
10 nm厚超薄金属薄膜的纳米晶体学表征能力对比
厚度在10nm及以下的超薄金属薄膜在电子器件、光学传感器以及有机光伏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微观结构特征极大影响器件宏观性能。SEM中使用的同轴透射菊池衍射技术(On-Axis TKD)和TEM中使用的旋进电子衍射技术(PED)是进行晶体学mapping的主要手段。早期学者们主要在>50nm厚的金属薄膜上进行了两种技术的比较研究(可参见本公众号推文:同轴TKD(SEM)VS. PED(TEM) 纳米级晶体学表征能力对比),相比之下,更薄的超薄金属薄膜(~10nm)存在更少的晶粒衍射信号重叠,可更好的反映两种技术的极限分辨能力,因此有必要在超薄金属薄膜上进行同轴TKD和PED的技术对比。
浸没式同轴TKD是一种可在SEM中采用浸没式物镜进行同轴TKD表征的技术。在磁场浸没模式下作用于样品的电子束斑尺寸减小,有效提高同轴TKD的空间分辨率。近日,丹麦技术大学、挪威科学与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制备了含粘合层厚度~10nm超薄Au薄膜,采用Bruker Optimus 同轴TKD与JEOL JEM 2100F配置的PED在超薄Au薄膜上进行同位表征,对比了常规同轴TKD、浸没式同轴TKD与PED技术的表征能力。
文中提到的空间分辨率指的是物理空间分辨率(Physical Spatial Resolution,简称 PSR) 即大角晶界两侧产生两个完全互不相关的点之间的距离,可采用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量化PSR。图1是采用DIC方法量化PSR的结果,从结果可知浸没式同轴TKD与PED的空间分辨率相当(PSR分别为5.4nm、5.2nm),均优于常规同轴TKD(PSR=8.7)。
图1 衍射花样及相关性系数关于距离的变化取向(高斯曲线半高宽即为PSR值)(a)常规同轴TKD;(b)浸没式同轴TKD;(c)PED
图2与图3是常规同轴TKD分别与PED和浸没式同轴TKD在超薄Au膜相近区域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受限于SEM束斑尺寸以及薄膜过薄导致的衍射信号减弱,常规同轴TKD空间分辨率弱于PED。采用浸没模式物镜减小SEM束斑尺寸后,浸没式同轴TKD可获得与PED相近的表征结果(分辨出小于10nm的晶体学特征)。可见,进行超薄薄膜表征时,更小的束斑尺寸、更高的横向空间分辨率是提高PSR的关键。
图2 样品相近区域常规同轴TKD和PED测试及数据处理结果
(a)(c)(e)常规同轴TKD;(b)(d)(f)PED
图3 样品相近区域常规同轴TKD和浸没式同轴TKD测试及数据处理结果(a)(c)(e)常规同轴TKD;(b)(d)(f) 浸没式同轴TKD
选取PED和常规同轴TKD的取向标定差异区进行原始花样比对(见图4、5),发现PED晶体取向出现误标。PED是通过衍射斑点与数据库进行匹配来识别晶向,在匹配过程中,近光轴的高亮点往往被赋予更高的权重,因此易产生标定误差,其角分辨率仅1°,不如角分辨率~0.1°的同轴TKD。需要注意的是,因取向标定误差,PED还可能会产生与真实形貌相悖的、具有误导性的更细小晶粒尺寸(见图6d、e)。
图4 样品的STEM ADF照片及常规同轴TKD与PED技术在同一区域的标定差异:(b)(d)(f) 常规同轴TKD;(c)(e)(g) PED
图5 取向标定差异区的原始花样与模拟花样比对:(a)(d)TKD (b)(c)(e)PED
图6 同一区域ADF STEM、PED与TKD的微观形貌图片(a) STEM ADF反衬度图像;(b)PED IPF-Z;(c)TKD IPF-Z ;(d)STEM ADF照片,e) PED匹配相关性指数图;f) TKD花样质量图
综上所述,在10nm超薄金属薄膜的表征上,基于TEM的PED技术的空间分辨率优于常规同轴TKD,新一代的浸没式同轴TKD可以缩短两者的差距,获得接近PED的空间分辨mapping结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取向标定方法的差异,同轴TKD角分辨率高,取向标定更为精确。
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4580322002133
推荐阅读:
应用分享丨Bruker EBSD与OPTIMUS同轴TKD助力镍基合金应力腐蚀机理研究
EBSD随笔(四):同轴TKD与透射电镜PED技术的比较
订阅视频号
持续了解更多布鲁克技术与应用
SEM中纳米尺寸结构和晶体学研究的首选解决方案:
Bruker OPTIMUS同轴TKD
布鲁克公司拥有业界独家同轴TKD 解决方案,全新的第二代TKD 配置磁场矫正模式可以轻松实现1.5 nm 的空间分辨率,同时颠覆性的磷屏设计支持类STEM ?级明场和暗场像的采集。升级的软件功能丰富了原位实验的表征手段,也更加契合纳米材料的分析表征。
扫码关注我们
www.bruker.com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应用分享丨同轴TKD(SEM)VS PED(TEM)
- 应用分享丨同轴TKD(SEM)VS PED(TEM)
-
- 应用分享丨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钙钛矿型薄膜的微观奥秘
- 应用分享丨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钙钛矿型薄膜的微观奥秘
-
- 应用分享丨Micro-XRF技术在高性能材料研发中的革新应用
- 应用分享丨Micro-XRF技术在高性能材料研发中的革新应用
-
- 应用分享丨高角度分辨同轴TKD实现纳米尺度晶格缺陷应变场表征
- 应用分享丨高角度分辨同轴TKD实现纳米尺度晶格缺陷应变场表征
-
- 应用分享丨揭秘电池界的"黑粉"
- 应用分享丨揭秘电池界的"黑粉"
-
- 应用分享 | 如海1064拉曼在快速鉴别黄芪真伪和地域的应用
- Portman1064对中草药鉴别的应用分享。
-
- 应用分享 | 如海1064拉曼在快速鉴别黄芪真伪和地域的应用
- Portman1064对中草药鉴别的应用分享。
-
- 应用分享 | 如海1064拉曼在快速鉴别黄芪真伪和地域的应用
- Portman1064对中草药鉴别的应用分享。
-
- 应用分享|采用TSKgel G3000SW色谱柱测定人促红素中二聚体及高分子量物质
-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临床上多用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