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粮安天下 | 使用Spotlight 400红外成像系统鉴定面粉中添加的增筋剂

粮安天下 | 使用Spotlight 400红外成像系统鉴定面粉中添加的增筋剂

来源: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3-12-29 09:34:56 85阅读次数

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是一种人造化学品,在过去60年中被广泛用于商业和工业产品中(如消防泡沫、服装和家具的防水处理、家居用品、不粘锅和纸张)。PFAS是以碳链为基础结构的不同链长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或全部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具有较强的C-F共价键,因此具有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抗降解性的特性。由于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潜在的生物累积能力,PFAS已被认定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的污染物。最近,生活和/或工业废水处理厂(WWTP)的废水被认定是自然水域中发现的PFAS的主要来源之一。



实验部分


材料和试剂

PFAS混合原始基准物质和替代物获取自Wellington Laboratories(Guelph, Ontario)。LC/MS级甲醇(MeOH)和乙酸购自Sigma Aldrich,LC/MS级用水和乙酸铵购自Fisher Scientific。所用注射器过滤器为Phenex?再生纤维素(RC)0.2 μm、26 mm过滤器。使用的LC自动进样器小瓶为公司生产的琥珀色玻璃瓶,带有聚乙烯无隔垫盖。处理后的废水样品以及上、下游地表水样品均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剑桥市Galt废水处理厂的格兰德河出水口。试剂水样品购自Fisher Scientific。表1列出了PFAS分析物和替代物。


表1. 分析的PFAS目标分析物、替代物、CAS号和缩写

硬件和软件

采用QSight LX50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系统进行色谱分离,并采用配备双重离子源(ESI和APCI)的QSight 22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检测。使用Simplicity? 3Q软件完成所有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工作。

方法参数

LC方法和MS离子源参数见表2。本研究使用两根C18色谱柱,一根是延迟柱(Brownlee, SPP C18, 50 x 4.6 mm, 2.7 μm),用于分离和延迟来自LC系统的可能的PFAS干扰化合物,另一根是分析柱(Brownlee, SPP C18, 100 x 3.0 mm, 2.7μm),用于分离PFAS和任何其他干扰成分。


表2. LC方法和MS离子源条件



标准品和样品制备


标准品制备

按照EPA 8327方法第7.4部分的规定,以95/5乙腈:水为稀释剂,对原始基准物质溶液进行稀释,以配制符合工作标准的标准品。然后用添加有0.1%乙酸的50/50甲醇:水对标准品工作溶液进行稀释,在5-200ng/L浓度范围内进行九点校准。校准标准品溶液不进行过滤。


水样制备

按照EPA方法8327所述规定制备水样。过程简述如下,用含有0.1%乙酸的甲醇按50/50(v/v)的比例提取水样。然后将样品涡旋震荡并通过0.2μm注射器过滤器加以过滤,直接装入自动进样器小瓶中进行LC/MS/MS分析。


质量控制样品制备

为了获得可靠的样品结果,在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和样品分析过程中,避免样品受到任何污染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样品中不含PFAS,在每一天的分析工作中均准备实验室空白试剂(LRB)用以检测试剂、玻璃器皿和样品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可能带来的污染。LRB样品的制备程序与上述水样制备程序相同,使用试剂水(LC/MS级用水)作为样品。LRB的值应接近于零或至少小于该方法的LOQ。否则,必须对污染源进行研究。


结论

本文章报告了一种使用QSight 220质谱仪测定美国EPA方法8327中所列PFAS分析物和稳定的同位素标记替代物的LC/MS/MS方法。所有PFAS分析物和替代物都具有良好线性,R2值大于0.996。计算的LLOQ值远低于方法8327中建议的LLOQ值。该方法适用于四种不同类型的水样分析:试剂水、废水、下游废水和上游废水。加标PFAS分析物和替代物的试剂水样品的回收率介于72%–109%。加标PFAS替代物的废水、下游地表水和上游地表水样品中PFAS回收率范围为82%-104%。所有研究水样的计算RSD≤15%。因此,该方法可用于PFAS分析,结果可靠准确,达到或高于EPA 8327方法的要求。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完整应用文章

For The Better

关注我们,一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