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维骨科C形臂和传统2维C形臂的手术流程对比2022已更新
3维骨科C形臂也叫术中CT,是将传统二维与“类CT模式”相结合的升级版C形臂,能够实现术中3维成像,在术中快速地生成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断层图像和3维立体图像。就比如普爱医疗的PLX7500系列三维C形臂,它可以自动连续旋转190°,通过脉冲透视的方式,采集100帧或380帧图像,容积重建成3维立体图像,以及相应的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1分钟即时呈现3D图像,医生可选择感兴趣的窗口,逐层浏览不同断层内的图像信息,观察骨组织和植入物的情况。不需人工进行面照合和点照合,引导内置物到达理想的部位,实现微创的外科手术。
使用3维骨科C形臂的优势之一就是它可以优化手术流程,通过术中类CT断层影像检查,代替传统的术后CT检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术中CT” 代替 “术后CT”,有效降低翻修手术的概率,提升手术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下图是使用3维骨科C形臂和传统2维骨科C形臂的手术流程对比图:
使用3维骨科C形臂:手术中的X光检查,执行手术,术中进行三维检查,如果发现需要调整的,及时修正,然后出手术室。
使用2维骨科C形臂:同样是先手术中的X光检查,执行手术,手术结束后,进行CT机的CT检查,如果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如螺钉植入的位置有偏出,则需要开展翻修手术进行调整。
通过流程对比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使用3维骨科C形臂进行的手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术中的植入物定位以及置入结果检查。比如螺钉植入的位置有没有偏出啊,在不在骨组织内啊?这种术中检查,能极大地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避免了不必要的术后翻修手术。
哪些科室会用到3维骨科C形臂呢?
3维骨科C形臂主要应用于骨科,尤其是脊柱外科(例如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效重建复杂的脊柱三维模型,提高了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关节外科、创伤外科和截骨矫形外科。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于胃肠、内窥镜、泌尿学、神经学、疼痛科等科室。
值得一提的是,普爱医疗http://www.puai999.com/还是3维骨科C形臂和骨科手术机器人全流程解决方案的厂家,3维骨科C形臂+骨科手术机器人组合使用,可辅助医生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术前规划、术中准确置钉等操作,提高医生对脊柱外科手术的评估和治疗能力,推动脊柱外科手术向准确、微创、智能化发展。想了解产品具体信息,欢迎留言或致电400-025-6366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沃特世推出寡核苷酸杂质分析新流程,简化分析提高通量
- 沃特世推出寡核苷酸杂质分析新流程,简化分析提高通量
-
- 【超离应用】快速密度梯度形成技术,优化病毒载体纯化流程!
- 【超离应用】快速密度梯度形成技术,优化病毒载体纯化流程!
-
- iPSC工作流程鉴定,Cells-to-CT让核酸水平检测更快速、更简单
- iPSC工作流程鉴定,Cells-to-CT让核酸水平检测更快速、更简单
-
- 如何实现类器官培养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类器官达人为您揭秘(文末有惊喜哦)
- 如何实现类器官培养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类器官达人为您揭秘(文末有惊喜哦)
-
- 连发3篇hiPSC文章,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颠覆传统,分离效率高达100%!
- 连发3篇hiPSC文章,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颠覆传统,分离效率高达100%!
-
- 罗氏诊断基于真迈生物测序仪打造高通量测序全流程方案
- 罗氏诊断基于真迈生物测序仪打造高通量测序全流程方案
-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展望失效分析的未来:大体积工作流程
- TESCAN大体积工作流程那么快,为毫米级半导体失效分析加速。
-
- 术中OCT引导的青光眼支架修复手术
- 术中OCT引导的青光眼支架修复手术
-
- 设备更新指南丨显微成像升级方案推荐
- 在科研的道路上,显微镜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显微镜往往只能满足基本成像需求,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在复杂实验中的多样化需求。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