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RSV疫苗研发的抗原设计及上游工艺技术路线

RSV疫苗研发的抗原设计及上游工艺技术路线

来源:Cytiva(思拓凡)      分类:招商 2024-03-06 11:30:10 418阅读次数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ial Virus,RSV)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RNA病毒,会使幼儿及6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RSV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抗原性分为A型和B型两大类。


RSV基因组全长约15.2 kb,含有10个基因,编码11种蛋白质,如图1,包括非结构蛋白 (NS1、NS2) 、包膜蛋白(黏附蛋白G、融合蛋白F、基质蛋白M、小疏水蛋白SH)、核糖体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多聚酶亚单位蛋白L、M2-1、M2-2)。其中,G和F蛋白是RSV膜表面2个重要的跨膜蛋白,即介导吸附的G蛋白 (Attachment Protein) 和介导胞膜融合及穿入的F蛋白 (Fusion Protein) 是病毒的两个主要保护性抗原。F蛋白分为融合前 (Pre-F) 和融合后 (Post-F) 构象,其中Pre-F的抗原表位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较高,故Pre-F构象成为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发重点。


图1: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形态和基因组


01

稳定融合蛋白的Pre-F构象设计


DSV-Cav1疫苗设计是基于新型疫苗设计技术的典范,是2013年中美科学家联合设计的Pre-F抗原的筛选方法,通过引入半胱氨酸残基稳定在其融合前构象,形成二硫键,从而稳定蛋白质的构象状态。由于稳定的Pre-F是疫苗研发的关键,这部分以Che Y, et al., 2023这篇文章为例,讲述如何构建稳定的Pre-F构象。辉瑞研究团队对来自RSV亚型A的胞外结构域序列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应在胞外结构域引入被取代的氨基酸。为了防止Pre-F重排到融合后构象 (Post-F) ,研究者采用了添加二硫键空腔填充静电荷突变3种设计策略。

通过3种策略的组合,筛选多个突变体,最后确认847突变体 (T103C-I148C、S190I、D486S) 最优。如图2,在棉鼠中,构建体847比DS-Cav1、851和852引发更高的抗RSV中和反应。在恒河猴进行两针免疫中,比Post-F免疫组高约50倍的中和抗体滴度,且远高于接种临床剂量Palivizumab(RSV预防性中和抗体药物)免疫的对照组。结果表明847号突变体能稳定在Pre-F构象,且有效诱导实验动物的体液免疫。


图2:候选突变体免疫棉鼠 (A) 和恒河猴 (B) 后诱导中和抗体情况


02

RSV疫苗管线进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在研的RSV疫苗超60款。如表1全球RSV疫苗管线进展,在全球范围内,目前有两款重组RSV疫苗上市,分别是GSK的Arexvy (RSVPreF3/AS01E佐剂) Pfizer的无佐剂二价RSV疫苗Abrysvo (RSVPreF) ,这两款均是重组亚单位疫苗。此外,代表mRNA技术路线的Moderna公司的RSV疫苗也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获得批准。

国外布局RSV疫苗的企业除了GSK、辉瑞外,还有Moderna、Novavax、赛诺菲、第一三共等。在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RSV疫苗。其中艾棣维欣处于临床II期,深信生物mRNA RSV刚拿到临床批件,其他疫苗企业,如嘉晨西海、沃森生物/蓝鹊生物、石药集团、艾美疫苗/丽凡达生物等正处于临床前阶段。


表1:全球RSV疫苗管线进展(基于技术路径)


03

4种类型RSV的上游工艺方案


现阶段RSV疫苗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四大类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不同类型的RSV疫苗对应的上游工艺流程有较大差别,本文分别讲述了4种类型RSV的上游工艺方案。


3.1

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微载体贴壁培养工艺


减毒活疫苗是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或经培养传代、基因突变等方法减毒处理后获得致病力减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病原微生物减毒株制成的疫苗。RSV在研的减毒活疫苗有赛诺菲开发的SP0125、Meissa开发的MV-012-968。在宿主细胞的选择中,目前已知的Sanofi的RSV减毒活疫苗工艺上游选择的是Vero细胞。

Vero细胞叫非洲绿猴肾的传代细胞,是贴壁依赖性细胞,常使用细胞工厂培养或使用微载体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以往的培养工艺都需要添加牛血清。而牛血清生产过程复杂,批间差异大,成分难以保持一致,给实验和生产的质量控制带来巨大困难。所以目前Ver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工艺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有研究人员将无血清培养驯化后的Vero细胞转移至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微载体扩大培养。该研究采用商业化的Cytodex-1微载体,投料量为10 g/L,成功将Vero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下细胞密度提高24倍,达到7.2×106 cells/mL(图3),同时保证了细胞的良好状态。


图3:Vero细胞在微载体上的增殖曲线和活率


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共认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兼具贴壁细胞贴壁的本性和悬浮大规模线性放大的优势。可提供Cytodex1、Cytodex 3及Cytopore 2系列微载体。同时HyClone可提供无血清、无动物源成分的VaccineXpress培养基用于病毒疫苗开发中Vero贴壁细胞的高密度生长和维持。


3.2

重组亚单位疫苗——CHO细胞的无血清悬浮培养工艺


基于CHO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疫苗,主要用来表达一些抗原蛋白。CHO细胞一般会构建成稳定的细胞系,构建完成后只需要培养CHO细胞,就可实现外源蛋白的表达,然后从宿主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获取抗原蛋白,再加入佐剂,制成重组蛋白疫苗,如已上市的GSK的Arexvy和Pfizer的无佐剂二价RSV疫苗Abrysvo。

在CHO表达系统中,大多基于成熟的CHO细胞表达工艺,补料批培养Fed-Batch是最常用的工艺,培养基的选择和培养工艺的优化直接影响重组蛋白的产量。表2是一个提高重组RSV疫苗产量的工艺开发案例的材料与参数。


表2:提高重组RSV疫苗产量的工艺开发材料和参数

项目

实验参数

细胞株

CHO DG44

培养基

ActiPro+Cell Boost 7a/7b (HyClone)

补料策略

D2/D3补料3%7a,0.3%7b

初始接种密度

0.5×106 cells/mL,后优化为1.0×106 cells/mL

培养模式

Fed-batch

培养温度

正常培养36.5 °C,生产阶段细胞培养至D6温度降到32 °C


表2的案例中通过提高接种密度(由0.5×106 cells/mL提到1.0×106 cells/mL)和双模式培养温度的转变(由36.5 °C培养至D6降低到32 °C),如图4,蛋白产量直接从0.8 g/L提高到1.5 g/L,Pre-F产量约为2.0 g/L。随后该3 L培养工艺在50 L反应器内成功放大,不同规模连续培养6次,其Performance一致。


图4:恒温36.5 °C和双模式培养温度条件下的细胞密度、活率、三聚体滴度和Pre-F的产量    (接种密度控制在1.0×106 cells/mL)


HyClone可提供为CHO细胞而开发的基础培养ActiPro,它是一款化学成分限定 (CD) ,无动物源成分 (ADCF) 的培养基,支持细胞高效生长,蛋白高效表达。与之搭配的Cell Boost 7a/7b补料同样也是CD和ADCF培养基,经过精心配方开发,该培养基组合在CHO细胞的Fed-batch工艺,titer>5 g/L(例如MAbs)。在CHO细胞的灌流培养工艺中,ActiPro搭配3%/0.3%-10%/1% Cell Boost 7a/7b也可作为灌流培养基。


3.3

病毒载体疫苗——HEK293细胞的无血清悬浮工艺


病毒载体疫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毒改造为运送外源基因的载体,通过感染细胞将外源基因带入细胞并表达。常用的病毒载体包括改良的痘苗病毒载体复制缺陷型天花病毒载体病毒 (Adenovirus,Ad) 载体等,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RSV在研的一款病毒载体疫苗是Bavarian Nordic公司的MVA-BN-RSV病毒载体疫苗,目前处于临床III期,是基于痘病毒载体的RSV-A/B双价疫苗,且抗原包含了G、F、N和M2共4种蛋白。痘病毒常用的宿主细胞是Vero,基于Vero的微载体贴壁工艺已在减毒活疫苗中介绍,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另一款RSV腺病毒疫苗为美国强生公司基于优化的双突变SC-DM (N67I、S215P) 结构,设计了Ad26.RSV.PreF疫苗。尽管它III期临床终止,但是它稳定的Pre-F结构设计值得学习 (Widjojoatmodjo M N et al., 2015.) 。常用的腺病毒载体有Ad5、Ad26和黑猩猩病毒Y25型。HEK293细胞一般被用来生产腺病毒载体疫苗。

在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新型工艺中,批培养和灌流培养是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和疫苗生产的两种主要策略。前者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而后者具有较高的细胞密度和病毒滴度。因此在腺病毒疫苗的生产工艺中,可采用批培养模式在较低的活细胞密度下,如1×106~2×106 cells/mL进行接毒感染,或者采用灌流策略,达到较高的活细胞密度,如5×106~10×106 cells/mL进行接毒感染,两种工艺均需要对接毒时的活细胞密度TOI、病毒感染复数MOI及收获时间TOH进行摸索。

该案例介绍了一种高效地开发了腺病毒载体带状疱疹 (rAd-HZ) 疫苗生产的无血清HEK293细胞灌流工艺。本文通过使用实验设计 (DoE) 方法,对TOI、MOI和pH进行研究,当TOI为7.2×106 cells/mL,MOI为3.7,pH为7.17时,接毒2 d后收获,rAd-HZ滴度达到3.0×1010 IFU/mL,如图5所示。


 图5:腺病毒带状疱疹疫苗rAd HZ生产(注:细胞生长曲线 (a) 、代谢曲线 (b,c) 和rAd HZ产量 (d) ,箭头表示感染的时间。)


HyClone CDM4HEK293和ActiPro是一种无蛋白、无动物源成分的化学成分限定培养基,可用于培养HEK293细胞,搭配HyClone经典补料Cell Boost 5或者Cell Boost 7a/7b做补料批培养或者做灌流培养可提高腺病毒载体的表达量,同时HyClone有灌流原型F3-F7培养基也适用于腺病毒的灌流培养。


3.4

mRNA疫苗


核酸疫苗也叫基因疫苗,是把决定致病原特定抗原的基因遗传物质(DNA或RNA)直接导入人体细胞中,刺激机体产生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Moderna是目前第一个布局RSV疫苗且快速进展到临床III期的mRNA疫苗厂商。其mRNA-1345的抗原序列是在DS-Cav1的基础上,增加了A149C&Y458C两个位点突变,使得在DS-Cav1三聚体的单体之间增加额外的二硫键,让三聚体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国内方面,只有深信生物的二价RSV mRNA疫苗IN006获批IND许可,是第二款mRNA RSV获得临床批件的疫苗,其他企业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DNA疫苗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包括核酸疫苗的构建、工程菌的发酵、菌体裂解、分离纯化、除菌过滤和制剂6个步骤。而mRNA的制备需要经历大量制备质粒,线性化质粒的制备、RNA体外转录、加帽和纯化再到LNP的包封、制剂几个步骤。相比于其他病毒疫苗,mRNA生产不需要借助细胞,生产速度比其他生物药快的多,并且容易实现标准化和工艺放大。

由于mRNA疫苗工艺在公众号有专门的介绍,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以上概述了4种RSV疫苗的工艺方案,更多工艺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欢迎登陆学堂观看课程

课程题目:《疫苗小课堂》



相关阅读:

? RSV Pre-F重组亚单位疫苗的上游工艺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Che Y,Gribenko A V,Song X,et al.Rational design of a highly immunogenic prefusion-stabilized F glycoprotein antigen for a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vaccine[J].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3,15(693):eade6422.doi:10.1126/scitranslmed.ade6422.

[2]Widjojoatmodjo M N,Bogaert L,Meek B,et al.Recombinant low-seroprevalent adenoviral vectors Ad26 and Ad35 expressing th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fusion protein induce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RSV infection in cotton rats[J].Vaccine,2015,33(41):5406-5414. doi: 10.1016/j.vaccine.2015.08.056.

[3]Sun Y, Huang L, Nie J,et al.Development of a perfusion process for serum-free adenovirus vector herpes zoster vaccine production[J].AMB Express,2022,12(1):1-11,doi.org/10.1186/s13568-022-01398-7.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严禁私自转发或抄袭,如需转载请联系并注明转载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前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点亮

,传递信息 ↓ ↓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