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应用丨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近红外二区比率荧光生物支架用于骨修复的原位监测
组织再生进展的原位监测对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很少有技术能够原位监测组织的再生过程。 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合作提出了一种集成的第二近红外(NIR-II, 1000-1700 nm)窗口活体成像策略,该策略基于3D打印的掺杂NIR-II镧系比率型纳米探针的生物活性玻璃支架,用以原位监测小鼠颅骨修复过程中的早期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植入物降解过程。 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1月10日以“NIR-II Ratiometric Lanthanide-Dye Hybrid Nanoprobes Doped Bioscaffolds for In Situ Bone Repair Monitoring”为题在线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 2022, 22, 783-791)。
骨修复是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之一,其中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形态变化等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相互重叠的阶段: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骨重塑。整个骨修复周期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同时伴随着植入物的降解,最终实现新生骨的正常形态和生物功能性。在临床上,医生需要对骨修复患者的每个阶段进行及时诊断和医疗干预,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超声、CT、MRI和PET成像等传统医学检测方法难以实时报告骨修复的整个进程,并且存在放射性等限制。因此,能够原位监测骨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和植入物降解对于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构建近红外二区比率荧光生物支架用于原位监测骨修复过程示意图
团队构建了小鼠颅骨缺损模型,并将ErBG@IR808支架植入到缺损部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NIR-II窗口具有深组织穿透和低组织散射的特点,无需任何侵入性操作就可以实时监测到支架在活体中的荧光信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比率荧光成像可以避免组织肿胀所引起的荧光信号波动,从而准确监测骨修复过程中的炎症过程,并且与临床上血常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图2.(a)活体监测骨修复过程中炎症反应示意图;(b)支架在骨缺损部位的比率荧光成像照片;(c)808 nm和980 nm通道的荧光信号变化;(d)比率荧光信号变化;(e)血常规结果
为检测骨修复过程中血管生长情况,研究团队通过静脉注射NIR-II小分子探针LZ1105与ErBG@IR808支架的近红外二区荧光信号进行共同定位。结果表明,在支架植入后的第1天,颅骨缺损部位没有明显血管生成;在21天时,可以观察到大量新生血管沿着支架空隙生长;观察期至90天时,发现新生血管继续形成并扩散至整个骨缺损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活体荧光定量分析计算不同时间点的新生血管数量,与传统离体样本CT分析结果相一致。此外,支架的NIR-II荧光信号可在体长达12周的时间内,原位监测支架的降解情况。
图3.(a)活体监测骨修复过程中血管生长示意图;(b,c)骨缺损部位新生血管的荧光成像照片和统计分析;(d,e)骨缺损部位新生血管的micro-CT成像照片和统计分析;(f)VEGF表达情况。
图4.(a)离体骨缺损样本的光学照片和荧光照片;(b,c)Micro-CT照片和新生骨统计分析;(d)新生骨组织的连续荧光标记照片;(e)Masson染色;(f)对OCN免疫组化染色。
参考文献
Peng Pei#, Hongxing Hu#, Ying Chen#, Shangfeng Wang, Jing Chen, Jiang Ming, Yiwei Yang, Caixia Sun, Shichang Zhao*and Fan Zhang*.NIR-II Ratiometric Lanthanide-Dye Hybrid Nanoprobes Doped Bioscaffolds for In Situ Bone Repair Monitoring. Nano Lett., 2022, 2, 783-791.
仪器推荐
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NIR-II-ST
NIR-II in vivo imaging system
更多天美分析资讯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热点应用丨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近红外二区比率荧光生物支架用于骨修复的原位监测
- 组织再生进展的原位监测对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很
-
- 多功能薄膜制备系统顺利落户复旦大学,溅射、蒸发、电子束制备一步到位,效率翻倍!
- 多功能薄膜制备系统顺利落户复旦大学,溅射、蒸发、电子束制备一步到位,效率翻倍!
-
- 热点应用丨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近红外二区新型稀土荧光探针用于实时动态的活体多重荧光成像
- 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开发了近红外第二窗口新型稀土荧光探针以及双通道实时成像技术
-
- 用户前沿 | 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反离子配对的近红外二区菁染料用于生物医学多重成像
- 近红外二区荧光多重成像技术可以同时对活体深层组织内的两个或者多个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 热点应用丨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开发近红外第二窗口长余辉探针实现高信噪比活体成像
- 荧光成像由于具有非侵入性、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
-
- 热点应用丨复旦大学张凡团队开发铒-细菌叶绿素配合物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实现活体多重成像
- 活体荧光多重成像分析可以对小动物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是辅助科研人员理
-
- 【Conference】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技术发展及热点应用
- 【Conference】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技术发展及热点应用
-
- 热点应用丨警惕!身边无处不在的邻苯二甲酸酯赛里安气质联用仪:快速检测邻苯二甲酸酯
- 热点应用丨警惕!身边无处不在的邻苯二甲酸酯赛里安气质联用仪:快速检测邻苯二甲酸酯
-
- 热点应用丨赛里安GCMS结合吹扫捕集仪检测生活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
- 热点应用丨赛里安GCMS结合吹扫捕集仪检测生活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
-
- 热点应用丨福建物构所张云ACS AMI:基于二氧化锰的智能镧系纳米探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协同化学治疗
- 热点应用丨福建物构所张云ACS AMI:基于二氧化锰的智能镧系纳米探针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基因协同化学治疗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