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探针 | 进行双色成像的荧光团同时可视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
本文要点:通过单个荧光团同时检测不同的疾病具有挑战性。本文报告了一种名为Cy-914的双色荧光团,利用其NIR-I / NIR-II双色成像功能同时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转移性肠癌。pKa为6.98的Cy-914对pH值和粘度都具有高敏感性。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795 nm处显示NIR-I荧光,同时在中性至微碱性条件下914/1030 nm处显示强烈的NIR-II荧光。此外,Cy-914可以灵敏且无创地监测NAFLD进展过程中的粘度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在两个独立的通道中同时显示NAFLD(ex / em = 808 / 1000-1700 nm)和肠道转移(ex / em = 570 / 810-875 nm),且局部喷洒后没有光谱交叉干扰,进一步改善了小于3 mm的微小转移灶的荧光引导手术。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正在成为最常见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在全qiu成人中患病率为25%。如果NAFLD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它将有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由于转移性肿瘤体积小、血管化程度低、分布散,检测和切除转移性肿瘤具有挑战性。迄今为止,常规超声、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已被临床用于NAFLD 和肠癌的诊断。然而,这些方法只能提供解剖学和病理学图像,在灵敏度,空间分辨率和安全性方面受到限制。因此,仍然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开发高度灵敏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以便早期准确地检测NAFLD和转移性肠癌,进一步防止其恶化并改善其治疗。近红外区域(NIR-I:700-900 nm,NIR-II:1000-1700 nm)的荧光成像由于其高灵敏度,良好的时空分辨率和无创可视化(特别是在NIR-II窗口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由于光子散射和自发荧光减少,可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深的体内组织穿透。因此,可以响应生物标志物和细胞微环境的智能可激活NIR荧光探针有望用于NAFLD和转移性肠癌的早期准确诊断。
研究内容:作者首次开发了三种具有双色成像能力的双色荧光团(BCFluors),用于NAFLD和转移性肠癌的体内诊断。每个BCFluors都由供体-π-受体(D-π-A)结构,双键桥接转子和苯酚基组成,分别实现强烈的荧光发射,对粘度的敏感响应和对pH的快速响应。通过对π共轭骨架的扩展,产生了一个名为Cy-914的NIR-I /NIR-II BCFluor,具有可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中,pKa为6.98的Cy-914在570 nm激发下795 nm处显示开启NIR-I荧光。同时,在微碱性粘稠环境中,Cy-914的峰值吸收将红移至819 nm,进一步触发914/1030 nm处的强NIR-II荧光,由于酚羟基的去质子化和增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在1200 nm处尾部发射。随着粘度的增加, Cy-914 在 914 和 1030 nm 处分别显示出 72 倍和 53 倍的荧光增强。(Figure.1)
Figure1
三种BCFluors的设计和合成路线Fig.2a所示。作者选择了具有D-π-A结构的半菁来构建具有较大斯托克斯位移的BCFluors。BCFluors(Cy-700,Cy-805和Cy-914)是通过简单的克脑文盖尔缩合反应合成的。为了使其对pH敏感,将酚基与骨架链接以调节不同pH条件下的荧光发射波长。为了使其对粘度敏感,受体1-乙基苯并[c,d]碘鎓和供体苯酚通过一到三个旋转双键桥接。在低粘度介质中,这样的D-π-A结构可以自由旋转,导致激发态的强非辐射衰变。反之,在高粘度时,由于分子内自由旋转受限,则会引发强烈的荧光。Cy-700、Cy-805 和 Cy-914 具有pH/粘度响应的双色成像能力,在酸性 pH 缓冲溶液中分别在 617、700 和 795 nm 处表现出荧光发射最大值,在微碱性粘稠条件下分别在 700、805 和 914/1030 nm 处表现出峰值发射(Figure.2bc)。此外,Fig.2e总结了这些BCFluors的pKa分别在6.30、6.89和6.98的其他光谱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随着双键数的增加而波长的红移,使用DFT计算了三个BCFluors的HOMO和LUMO能级(Figure.2d)。它们在整个D-π-A骨架上的离域HOMO和LUMO相似,而它们的HOMO-LUMO带隙差异明显,分别为2.52、2.22和1.99 eV,表明通过双键扩大π共轭系统可以有效地缩小能隙,并以显著的红移导致NIR吸收和发射。
Figure2
作者继续验证Cy-914的光谱特性。由于它具有很高的 NIR-I/NIR-II 双色成像潜力,首先测量了 Cy-914 在不同 pH 缓冲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如Figure.3a所示,Cy-914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光谱性质,在pH 5.0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在570/795 nm处显示出峰值吸收/发射。在pH值为8.8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由于酚羟基的去质子化和增强的细胞内电荷转移过程,分别观察到720和914/1030 nm处的峰值吸收和发射。为了进一步检验其对肿瘤酸性pH的敏感性,进行了pH滴定。随着pH值的降低,720 nm处的吸收消失,570 nm处的峰值吸收出现,在795 nm处的峰发射逐渐增加,pKa为6.98,浅绿色溶液变为紫色(Figure.3bc)。同时,Cy-914通过在3.0和11.0之间交替改变pH值,即使在五个循环后也具有出色的pH可逆性(Figure.3d)。更重要的是,Cy-914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受金属离子,氨基酸和活性氧等常见生物物种的干扰。其中,只有质子能够在795nm处触发强烈的NIR荧光(Figure.3e)。值得注意的是,Cy-914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荧光图像表明,它能够进行双色成像,在酸性条件下显示NIR-I荧光,以及在中性或微碱性pH下显示NIR-II荧光(Figure.3f)。接下来,为了进一步研究Cy-914对粘度的敏感性,作者检查了探针在不同比例的水 - 甘油混合物中的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在非粘稠水(pH 8.0)中,由于分子内自由旋转,在914nm处观察到非常弱的荧光。相反,在914/1030 nm处呈现出强烈的NIR-II荧光,并随着粘度从0.89 cP(100%水)而逐渐增加到163.60 cP(90%甘油),在914和1030 nm处分别表现出72倍和53倍的荧光增强(Figure.3gh)。作者进一步测试了Cy-914在具有不同极性的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只有高粘度才能打开其强烈的NIR-II荧光(Figure.3i)。
Figure3
由于Cy-914是一种NIR-I/NIR-II成像染料,其发射波长超过共聚焦显微镜的范围,作者接下来使用Cy-700进行双色细胞成像,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pH/粘度响应(Figure.4a)。为了检查Cy-700的细胞器靶向能力,将HeLa细胞与Cy-700和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一起孵育。如Figure.4b所示,红色通道和绿色通道融合得非常好,皮尔逊系数高达0.91。Cy-700具有良好的线粒体靶向能力,进一步应用于HeLa细胞的线粒体粘度成像。制霉菌素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药物,可以破坏线粒体功能障碍并诱导粘度变化。当细胞单独与Cy-700一起孵育时,红色通道中的微弱荧光(λex:637 纳米, λem:663-738 nm)被观察到(Figure.4c)。相比之下,当用制霉菌素预处理细胞时,显示约2.5倍的红色荧光增强(Figure.4e)。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体外双色成像能力,作者应用Cy-700监测线粒体自噬的pH变化。首先将HeLa细胞与Cy-700孵育2小时,然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处理以用于饥饿诱导的线粒体自噬。绿色通道中的荧光信号 (λex:487 纳米, λem:570-620nm)显著增加,饥饿3 h后荧光增强2.3倍(Figure.4df)。接着进一步评估Cy-914在体外检测酸性pH和粘度的能力。如Figure.4gh所示,由于pH值降低,负载Cy-914的细胞在饥饿诱导处理时表现出较高的NIR-I荧光,同时,由于线粒体粘度增加,制霉菌素处理的细胞表现出强烈的NIR-II荧光。
Figure4
接下来应用Cy-914来跟踪NAFLD小鼠模型中的粘度变化。NAFLD小鼠模型是通过喂食高脂肪饮食(60千卡%脂肪)和注射地塞米松建立的。然后,在第5天,第10天和第15天将小鼠注射Cy-914,第0天小鼠为正常饮食的对照组。与正常小鼠相比,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小鼠表现出显着更高的NIR-II荧光,特别是在第10天,高信背景比为2.6 / 1。此外,由于腹部脂肪的增加和光穿透的衰减,第15天的NAFLD小鼠显示出荧光略有下降(Figure.5ab)。为了进一步验证NAFLD的成功产生,在选定的日期分离小鼠的肝脏。正常的肝脏呈现深红色,表面光滑;相比之下,NAFLD组中扩大的肝脏显示出黄色,表面油腻,肝脏中显示出更强的NIR-II荧光,高达1.9倍(Figure.5cd)。此外,苏木精和曙红(H&E)染色进一步验证了NAFLD模型的成功建立,显示肝细胞肿胀和肝索紊乱(Figure.5e)。为了进一步检查生物分布,在注射后1小时通过NIR-II荧光成像收获并分析主要器官(Figure.5f)。Cy-914在肝脏和脾zang中表现出强烈的NIR-II荧光,并且由于粘度随着脂肪肝的进展而增加,只有肝脏显示出增强的NIR-II荧光(Figure.5g)。
Figure5
最后,建立了携带NAFLD和转移性肠癌的小鼠模型。如Figure.6a所示,首先用高脂肪饮食喂养小鼠并注射地塞米松以诱导脂肪肝,并在第5天,腹膜内注射用荧光素酶表达的4T1-Luc细胞以产生转移性肠肿瘤。在腹部观察到显着的生物发光信号,表明成功产生肠道转移(Figure.6b)。在肝脏和肠道表面局部喷洒Cy-91430秒后,强烈的NIR-II荧光(λex:808 nm, λem:1000-1700nm)在脂肪肝中快速清晰地观察到,显示出比正常肝脏高1.6倍的荧光,同时在腹部有显著的NIR-I荧光信号(λex:570nm,ICG通道)伴有肠道转移,显示1.9倍高的荧光(Figure.6bc)。为了进一步检查离体荧光,收获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和肠道,在脂肪肝中表现出强烈的NIR-II荧光,在转移性肠肿瘤中表现出NIR-I荧光(Figure.6d)。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利用局部喷洒和NIR荧光引导手术,可以清楚地检测到小于3 mm的微小肠道转移并精确切除,通过生物发光成像和H&E染色分析进一步证实(Figure.6e)。
Figure6
总结:作者成功设计并合成了BCFluor,Cy-914,具有pH和粘度响应特征,用于体内双色疾病诊断,没有光谱交叉干扰。探针Cy-914通过响应pH/粘度表现出可调谐的NIR-I/NIR-II荧光,在酸性微环境中显示出显著的NIR-I荧光(795 nm),在中性至微碱性条件下表现出强烈的NIR-II荧光(914/1030 nm)。值得注意的是,它能够通过利用NIR-II荧光成像来灵敏且无创地监测NAFLD进展中的粘度变化。更重要的是,Cy-914允许在局部喷洒后在两个独立的通道中同时检测NAFLD和转移性肠癌,进一步改善了荧光引导下小于3mm的微小肠转移的手术切除。该研究为通过单个荧光团进行多疾病诊断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策略,Cy-914有望在未来用于检测其他pH/粘度相关疾病的应用。
参考文献
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3100
⭐️ ⭐️ ⭐️
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 MARS
NIR-II in vivo imaging system
高灵敏度 - 采用Princeton Instruments深制冷相机,活体穿透深度高于15mm
高分辨率 - 定制高分辨大光圈红外镜头,空间分辨率优于3um
荧光寿命 - 分辨率优于 5us
高速采集 - 速度优于1000fps (帧每秒)
多模态系统 - 可扩展X射线辐照、荧光寿命、一区荧光成像、原位成像光谱,CT等
显微镜 - 近红外二区高分辨显微系统,兼容成像型光谱仪
⭐️ ⭐️ ⭐️
恒光智影
上海恒光智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致力于为生物医学、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先进的、一体化的成像解决方案。自主研发近红外二区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MARS。
与基于可见光波长的传统成像技术相比,我们的技术侧重于X射线、紫外、红外、短波红外、太赫兹范围,可为肿瘤学、神经学、心血管、药代动力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清晰的成像效果,助力科技研发。
同时,恒光智影还具备探针研发能力,我们已经成功研发了超过15种探针,这些探针将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生物科技前沿领域的相关研究中。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连发3篇hiPSC文章,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颠覆传统,分离效率高达100%!
- 连发3篇hiPSC文章,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颠覆传统,分离效率高达100%!
-
- 可视化风味分析工具——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
- 可视化风味分析工具——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
-
- 突破未培养微生物研究瓶颈丨微生物多维表型检测与可视化精准分选平台下的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培养
- 采用微生物单细胞可视化检测与分选系统,在单细胞层面上实现目标菌的识别,并精准、无损地将其从群落中筛选出来。
-
- 功能菌筛选技术方案(一)丨微生物多维表型检测与可视化精准分选平台下的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培养
- 采用微生物单细胞可视化检测与分选系统,在单细胞层面上实现目标菌的识别,并精准、无损地将其从群落中筛选出来。
-
- 功能菌筛选技术方案(三)丨微生物多维表型检测与可视化精准分选平台的基因转移可视化研究
- 长光辰英结合分子克隆及单细胞LIFT分选技术,实现基因转移的可视化追踪。
-
- 突破未培养微生物研究瓶颈丨微生物多维表型检测与可视化精准分选平台下的微生物单细胞筛选培养
- 采用微生物单细胞可视化检测与分选系统,在单细胞层面上实现目标菌的识别,并精准、无损地将其从群落中筛选出来。
-
- 高效构建hiPSC系的全自动化神器,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让单细胞培养不再复杂!
- 高效构建hiPSC系的全自动化神器,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让单细胞培养不再复杂!
-
- 【案例研究】眼科: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可视化
- 【案例研究】眼科:复杂白内障手术中的可视化
-
- 单细胞分选、培养一体化领先技术,让单克隆细胞成活率更高!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重磅来袭
- 单细胞分选、培养一体化领先技术,让单克隆细胞成活率更高!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重磅来袭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 长光辰英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建立国际水平的生命科学光学工具平台
- 高考必胜 丨 且踏浪起航,乘梦越山海
- 应用 | 影响喷墨打印质量的重要参数 - 润湿性
- 基理动态|贺“2024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创新培训班”及“202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会”成功举办!
- 前沿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油泥含油率检测中的应用
- 拼手速 | “破卷出新”FBIF2024食品创新展,免费赠票!
- 收藏!超全的水凝胶3D细胞培养全流程干货,一看就懂~
- Need | “你的”科研产品需求,我们来满足!(内含福利)
- 探微知著:微塑料多维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REMOTE SENS ENVIRON》--基于S185高光谱数据消除冠层光谱土壤背景影响实现叶片叶绿素含量监测
作者榜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