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P应用案例 ‖ 用多元方法分析不同的氮磷钾施加量对玉米营养组成的影响
原文以Evaluation of the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Maize in Different NPK Fertilizer Levels Based on Multivariate Method Analysis为标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onomy上。
作者:Csaba Bojtor等
翻译整理:曹大伟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施用方法和施用量,这对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重点是: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多种元素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研究者选用具有良好物候性状的中熟玉米杂交种,播撒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实验场,按6个处理水平施加氮肥,并在玉米生长期的5个物候阶段取样进行分析:2叶期(V2)、4叶期(V4)、8叶期(V8)、抽雄期和生理成熟期(R6)。
每次采样期间,选取4株完整玉米,按器官分成叶片、茎、R6期的穗轴和籽粒,在60℃下烘干至恒重,称量得到各个器官干物质,另取少量样品磨成细粉备用。
使用VELP公司的NDA702杜马斯定氮仪测量样品含氮量;用ICP-OES测量磷、钾、镁、钙、硫、铁、锰含量;用ICP-MS测量锌、铜、钼、镍含量。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AMMI分析。
氮素在玉米各个生长阶段都很关键。增加氮肥可以提高干物质含量和粮食产量。此外,增加氮素供应,会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作物地上生物量、蒸腾量,并且使玉米根系更加粗壮。
研究表明,不同叶期的必需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硫(第一簇)和钙、镁(第二簇)。
玉米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发芽后应立即提供磷和氮元素化肥。发芽6周内,氮素供应不足会降低玉米的潜在产量。
氮和钾在营养生长阶段对茎秆的影响最大;锰和铜在不同生长阶段都很重要。
氮与锌、铜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钾与铁、锰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磷与镍、铜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铁、锰元素肥料的使用会促进玉米的光合作用,并有助于光合作用产物转移到作物不同部位。施加铁元素肥料,有助于作物光合作用,促进茎杆生长。
氮和钙元素在玉米籽粒期作用最大,氮和磷元素在玉米穗轴期能起到关键作用。
查看原文
今日互动
您在元素分析工作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欢迎给我们留言~
想了解NDA702杜马斯定氮仪的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VELP应用案例 ‖ 用多元方法分析不同的氮磷钾施加量对玉米营养组成的影响
-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施用方法和施用量,这对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重点是:在整个生长季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多种元素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
- 《食品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黄峰研究员等:木瓜汁腌制对文昌鸡风味形成的影响
- 揭示添加木瓜汁对文昌鸡风味形成的影响,解析木瓜鸡特征风味物质及来源途径,以期为木瓜鸡产品研发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支撑。
-
- 鱼骨形混合器制备纳米脂质体及其膜流动性对脂质体形成的影响
- 本研究证明了磷脂双层片段作为关键中间体在脂质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该机制是通过在NanoAssemblr仪器的“鱼骨”几何通道中微流控混合形成的。脂质双层的流动性是影响脂质和水相的乙醇溶液形成脂质体的最终大小的基本参数。
-
- 应用故事 | DSC方法分析尼龙扎带断裂失效原因
- 尼龙扎带是尼龙材质的一种扎带,采用UL认可PA66(Nylon 66)材料注塑而成……
-
- 分析仪器辅助降温设备如何选?
- 保护环境,你我同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经济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十
-
- 应用 | 影响喷墨打印质量的重要参数 - 润湿性
-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与印刷介质之间的润湿性能对于印刷质量和油墨的附着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评估油墨在印刷介质上的润湿性能对于印刷质量的控制和油墨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 探微知著:微塑料多维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探微知著:微塑料多维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 沃特世推出Xevo MRT质谱仪,为高速、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树立全新性能标杆
- 沃特世推出Xevo MRT质谱仪,为高速、高分辨率的质谱分析树立全新性能标杆
-
- THUNDER样机最新应用展示 | 天津医科大学赵丽课题组
- THUNDER样机最新应用展示 | 天津医科大学赵丽课题组
-
- 王后之杯丨Bruker ELIO光谱仪在塞夫勒瓷器牛奶杯研究中的应用
- 王后之杯丨Bruker ELIO光谱仪在塞夫勒瓷器牛奶杯研究中的应用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