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张明杰团队揭示无膜细胞器融合和裂变磷酸化调控机制
沃的研究所
这是一档关注“生命科学行业变化”的专题栏目。我们将从合作伙伴入手,每一期研究和解读一家科研机构或科研课题组、实验室的背后故事、相关方法论、使用的工具等等,帮助科研从业者获得启发和思考。
本期【沃的研究所】对话主人公:
吴颢玮,张明杰院士团队成员,香港科技大学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毕业生,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membraneless organelle fusion and fission illustrated by postsynaptic density condensates 共同第一作者。
近年来,真核细胞中的无膜细胞器的功能被广泛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无膜细胞器的融合和裂分是否可以被调控,又是怎样被调控的依然未知。
针对这一疑问,张明杰院士团队以突触后致密区(PSD)为平台对无膜细胞器的融合和裂分的调控进行研究,并于2024年1月18日在 Molecular Cell 发表题为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membraneless organelle fusion and fission illustrated by postsynaptic density condensates 的研究论文,提示了SAPAP磷酸化调控PSD core和 PSD pallium 两个无膜细胞器的融合和分离的分子机制。
点击图片可阅读文献原文
本期【沃的研究所】,我们有幸邀请到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之一的吴颢玮博士进行对话,除了深入了解一下颢玮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想听她说说在神经科学领域top级别的战略科学家团队里做科研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们了解到张院士团队一直都聚焦在突触中相分离的研究,而且早在8年前就首次发现了PSD蛋白质复合体相分离现象,这对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还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可以谈谈这次的课题又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开展的吗?
那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研究成果吗?
SAPAP磷酸化调控PSD的融合和分离
支架蛋白有非常多的种类,您刚刚所提到的SAPAP这个蛋白特殊在哪里呢?
刚刚有提到您所在的科研团队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相关的课题研究,那在这次的研究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什么难点?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在这篇文章中您主要用到的实验技术有哪些?可以跟我们简单介绍下您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工具吗?
颢玮博士所在实验室的瑞沃德冷冻切片机
非常感谢老师对瑞沃德冰冻切片机的的认可,很好奇老师为什么会选择了瑞沃德冰冻切片机产品呢?
瑞沃德组织病理切片方案
我们会持续精进,希望能在未来为老师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助力!回到这次的研究中,就您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您觉得未来还有哪些重要的问题值得继续探讨呢?
早有听闻您的导师张明杰院士是生命科学领域了不起的风云人物,不仅在权威期刊发表过150篇高质量论文,其中多篇在《Cell》、《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而且他培育的多名学生已在世界各地拥有了独立科研队伍。可以和我们谈谈张院士在您的科研生涯中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在这样的团队里做科研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温暖而有着浓厚科研氛围的实验室”,这是颢玮老师对他们团队的评价。
我们常说实验室是冰冷的,那里有冷冰冰的仪器,有算不完的数据,还有不知道推翻了多少次还得重来的“search”。科研当然不是坦途,实验室虽然是记录科研人泪水与汗水的小小世界,但它也是师生朋辈相互学习的科研摇篮。
我们相信,只要对科研初心如磐、坚持笃定,与团队相互扶持,自有无限可能。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瑞沃德祝愿颢玮博士在追逐学术梦想的道路上一切顺利,成果丰硕!也祝愿张明杰院士团队创新不断,科学探索之路更上一层楼!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文献原文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中科院院士张明杰团队揭示无膜细胞器融合和裂变磷酸化调控机制
- 本期对话嘉宾:张明杰院士团队成员吴颢玮博士
-
- 珀金埃尔默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共建“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
- 珀金埃尔默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谱学组分表征与应用课题组共建“半导体材料质谱分析联合实验室”
-
- 蛋白质组学前沿 | 基于QTRAP MRM3的微量唾液中外泌体磷酸化蛋白质定量分析
- 蛋白质组学前沿 | 基于QTRAP MRM3的微量唾液中外泌体磷酸化蛋白质定量分析
-
- 倒置荧光显微镜助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荧光细胞爬片观察
- 倒置荧光显微镜助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荧光细胞爬片观察
-
- 重磅!经典Tracker系列细胞器染料小包装
- 线粒体、溶酶体、活细胞追踪,热点满满
-
- 【人物专访】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郇庆:高端科研仪器装备的自主研制与开发
- 郇庆老师分享在材料制备和表征科学仪器研制领域的深厚建树。
-
- 人物专访 | 中科院物理所郇庆老师:共探高端科学仪器新篇章
- 分享在材料制备和表征科学仪器研制领域的深厚建树
-
- 用户文章丨《Pediatr Blood Cancer.》王华教授团队应用超快三维荧光成像取得婴儿血管瘤临床检测标志物研究最新成果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华教授团队应用长光辰英核心产品S3000超快三维荧光成像系统在《Pediatric Blood \x26amp; Cancer》期刊上发表了文章
-
- 应用分享丨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钙钛矿型薄膜的微观奥秘
- 应用分享丨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钙钛矿型薄膜的微观奥秘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