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技术中心>直抗阳性常见科室分布及原因解析 所用仪器原理是什么

直抗阳性常见科室分布及原因解析 所用仪器原理是什么

分类:应用方案 2023-10-17 14:52:19 76阅读次数
前   言


在日常工作中,交叉配血实验经常会碰到次侧凝集现象。次侧凝集一般由两大类原因组成,一是献血员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使患者红细胞出现免疫性凝集反应;二是患者自身红细胞被抗体致敏,即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简称直抗阳性。


对于第一种情况,供者血液制品不能用于临床输注;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在分析可能引起直抗阳性的病因后,根据直抗凝集强度与次侧凝集强度的差异再决定是否输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几类科室患者直抗阳性率较高,现分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病例并做以下原因分析,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案例经过


者所在院区是本院的内科住院部,所以平时接触到的都是内科住院患者,而血液科与肾内科是我们输血科经常接收标本的科室。一般工作日上午这两个科室会同时开出多个输血申请单,配血过程中发现这两个科室的患者交叉配血过程中同时出现了次侧凝集,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患者1的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图2 患者2的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图1是血液科患者,图2是肾内科患者,病例1与病例2交叉配血实验均排除了供血者血清不规则抗体实验阳性,两位患者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患者1与患者2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


第三例患者为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交叉配血实验过程中发现次侧凝集,结果如图4所示,同样在排除献血员不规则抗体阳性后,发现次侧凝集是由患者直抗阳性引起,结果如图5所示。



图4 患者3的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图5 患者3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


三例患者交叉配血实验次侧出现凝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均为直抗阳性。考虑到三个病例配血次侧凝集强度均不高于直抗凝集强度,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原因,权衡利弊情况下给予三位患者去白悬浮红细胞输注,输血过程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效果显著。


案例分析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是检测患者红细胞表面是否致敏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的一种经典方法,正常人群中阳性率约为0.1%,而住院患者可高达8%[1]。以上三个病例来自本院区最常出现直抗阳性的三个科室,分别为血液科、肾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


血液科患者常出现直抗阳性是因为以白血病为首的血液疾病常需要多次输注血液制品,同种异型抗原的反复多次刺激产生的抗体可使患者直抗阳性率上升[2]。血液科患者多伴有贫血症状,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可辅助判断患者贫血症状是否受免疫因素影响。


对于呼吸科及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来说,患者本身多患有感染性疾病,有些患者甚至处于严重感染状态。对于该类患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有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可诱导抗体的产生,使患者出现直抗阳性[3]


除了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抗菌药物也可与免疫性蛋白吸附而结合在患者红细胞膜上,使患者出现直抗阳性结果,长期药物致敏产生的药物性抗体可导致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抗体可分为药物依赖性抗体和非药物依赖性抗体,药物依赖性抗体血清学检测主要是必须有药物参与导致细胞凝集,产生机制包括半抗原机制和免疫复合物机制,非药物依赖抗体血清学检测是无需药物参与导致细胞凝集,产生机制主要包括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球蛋白吸附。


几种机制代表药物如下:半抗原型(青霉素类)、免疫复合物型(奎宁)、自身抗体型(布洛芬、环孢菌素等)和非特异性吸附型(二、三代头孢),药物所致的直抗阳性一般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可以转成阴性[4]


肾内科患者易出现直抗阳性的原因为肾内科患者多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患者体内不同程度的免疫紊乱,免疫异常产生的多种抗体可引起直抗阳性。


对于本院肾内科患者,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脏病变不占少数,对于该类患者来说,体内往往存在多种类型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通常会引起直抗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为女性患者,有研究表明该类疾病患者中出现直抗阳性的均为女性,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患者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有关[5]


而尿毒症患者由于其血清中存在的IgG抗体和补体蛋白可以非特异性的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也可导致直抗阳性。基于以上原因,上述三个科室才会出现相对较高的直抗阳性率。


总   结


直抗阳性是输血科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现象,对于该类患者不能简单的将其判定为不可输血人群。我们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疾病状态,凝集强度及其它各方面影响因素,这样不仅有助于患者病因的推测,还能预测输血疗效。对于直抗阳性患者,我们应该更着重于原发疾病的治疗,旨在祛除诱因,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Zantek, N.D., Koepsell, S.A., Tharp, D.R., & Cohn, C.S. (2012). Th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A critical step in the evaluation of hemo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87.

[2]仇彩霞,王玉琳,傅晓娜,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的疾病分布及输血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5):17-20.

[3]佚名.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的检测[J].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1):4.

[4]杨小红.74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和RBC输注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3):4.

[5]张松青,赵静,刘捷.系统性红斑狼疮65例血液学异常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9):2.


标签: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3:43:5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