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网(120med.com)欢迎您!

|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库-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直播- 视频-课程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医疗器械网> 资讯中心>转载 |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

转载 |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

来源: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成果 2024-03-17 17:45:07 95阅读次数

SERVIRST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

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


暨SERVIRST第十三期通量技术交流活动

——通量观测原理、设备维护、数据分析与研究实例



2024年3月26日,呼和浩特



01

背景


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量观测标准方法。随着涡度相关技术在全球碳水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长期连续的通量观测正在为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碳固持能力、水分和能量平衡状况、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区域和全球尺度模型的优化与验证、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机制理解途径。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下称“大兴安岭站”)依托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是我国在寒温带建立最早的森林生态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也是国家林业局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EN)在我国寒温带高纬度林区建立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大兴安岭生态站以兴安落叶松原始林、不同干扰梯度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等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兴安落叶松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动态、退化与恢复的生态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干扰过程的响应适应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与调控、健康保育、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等应用研究,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维护与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森林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数据、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把生态站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科学观测、科学研究、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开放式观测研究平台和长期科研试验基地。

为不断提升野外通量观测和研究的能力,大兴安岭站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定于2024年3月26日呼和浩特举办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交流研讨会。


02

交流目的


面向广大通量观测研究人员,开展以涡动相关、荧光光谱等方法为代表的通量观测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仪器组成、设备安装运维、数据分析处理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方法交流,提升野外台站的观测技术水平。


03

交流内容


1. 熟悉涡动相关的气象学基础理论与仪器测量原理;

2. 掌握涡动相关数据的处理、质量评价及分析应用;

3. 交流不同尺度和方法的通量观测研究新进展;

4. 讲解涡动相关仪等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5. 野外观测台站的数据综汇与站点运维;


04

交流方式


1.基础理论讲述

2.专题形式讲解

3.数据处理实践

4.设备现场操作

5.问题讨论答疑


05

交流时间、地点及方式


1.交流时间:2024年3月26日

2.交流地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影南路31号巨华嘉禧酒店3楼1号会议室

3.交流方式:现场与线上相结合



06

其他注意事项


本次交流不收取费用,并提供材料和交流期间的午餐券,其它餐食和住宿请自理。



07

日程安排


时间

名称

上午

9:00-10:30

涡动相关观测的基本原理介绍

10:30-10:40

茶歇

10:40-12:00

生态系统碳源汇立体监测方法及进展


_

12:00-14:00

午餐

下午

14:00-14:50

通量数据处理、分析及质量控制

14:50-15:30

常规通量数据后处理软件介绍与演示

15:30-15:40

茶歇

15:40-16:20

涡动相关站点安装运行和日常维护

16:20-17:00

现场答疑



08

组织单位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09

联系人



张恒 zhangheng_nefu@126.com

15034908619

阚颖欣 kanyingxin@li-ca.com

13910124012



10

报名方式



关注“北京萨维福特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回复“报名”,获取报名链接

??

点击填写报名单

注:如表单无法填写,表明本期培训班人员已满额,请关注下期培训班举办时间,感谢理解。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医疗器械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医疗器械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医疗器械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医疗器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医疗器械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医疗器械网(www.120med.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8 16:20:36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